今天是:

骨折的诊治思想
来源:关中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 作者:余红超 点击数: 发表时间:2020-03-23 09:34:07
保护视力色:
A A A

1.骨折的诊治思想

1.1“四动”、“五步”法治疗骨折

“四动”是手法治疗骨折的治疗原则。在骨伤科治疗中,从古代直至今日,手法治疗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,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。伤科第一本专著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·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》中指出:“……,三拔伸,四或用力收入骨,五捺正”,清代《医宗金鉴﹒正骨心法要旨》手法总论所载“可以一已之卷舒,高下疾徐,轻重开合,能达病者之气血凝滞,皮肉肿胀,筋骨挛折,与情志之苦欲也”。李堪印认为有些损伤,虽可单纯用药物治疗,但如果配合运用手法则可缩短疗程,提高疗效。“四动”是骨科手法治疗骨折的治疗原则,“四动”即动中整复、动中固定、动中愈合、动中康复。

“五步法”是手法治疗骨折的核心内容和特色。在“动中整复”、“动中固定”、“动中愈合”、“动中康复”四个原则指导下,运用“手法整复”、“夹缚固定”、“中药内服”、“中药外用”和“功能锻炼”的系统治疗,使骨折得到预期愈合,功能获得满意恢复。

1.2辨位施法治骨折

李堪印在骨伤科临床当中,十分重视辨位施法,他认为作为一个骨伤科医生,不仅要运用辨证施治,更应学会辨位施法,李堪印精心研究中医骨伤科专业理论,运用辨证施治的规律,结合骨伤科的特点,提出骨伤科治疗“重在辨位施法”这一理论问题。就“骨折”而言,只讲辨证,很难以作出确切诊断,必须深入到辨位。李堪印通过辨证辨位的临床实践,把骨伤科诊疗原则确定为:局部与整体兼顾,辨证与辨位结合,手法与药物并重,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结合。这是对骨伤科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。

1.3辨位以识伤情

手摸心会,明悉伤情。对骨伤病人要进行辨位施法,必须明悉伤情,故当详察其体;手随心转,法从手出。跌打损伤,在明悉伤情之后,如为骨折、脱位,就应辨位施法;以子求母,端端相对。一切骨折的复位手法,都要以远端靠拢近端这一处理原则。

1.4施法以复旧

法使骤然人不觉,患者知痛骨已拢。骨折整复,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步骤,应在不增加病人痛苦,不加重局部损伤的情况下,使骨折尽早正确对位,施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制定方案,有章可循;整复步骤,先后有序;整复时间,以早为好;对位对线,力争解剖。

统筹兼顾,突出重点对于双骨折,如前臀和小腿,应先视其为一个整体,按单骨折整复其中较稳定的一根骨,再整复另一根骨,较为容易,对于骨折与脱位同时存在如孟氏骨折,应先整复尺骨骨折,尺骨复位后,桡骨头亦较易复位。

合理使用X线检查X线检查为骨折的诊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,但必须适当合理应用,不要过分依赖。

恰当固定,谨防错位骨折整复后,要采取一定措施来维持复位,夹板外固定是中医常用的方法,不同的部位选用不同的夹板,配合纸压垫和扎带,纠正残余移位和防止再移位,捆扎夹板,松紧度要适宜,以上下移动0.5cm为宜,并随时观察伤肢血运及调整扎带。

(2020.3.22来稿,文/余红超)

地址:咸阳市渭阳西路副2号 乘公交车11路、16路、18路、20路、23路、35路、36路、56路到陕中附院
版权所有©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.保留所有权利
邮编:712000 陕ICP备16013358号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134号